公众所周知,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长期存在顽瘴痼疾,比如在传统评标环节存在“人为干预多、主观因素大”的难点、痛点。日前,该省创新推行了“模块化暗标评审+全省远程异地随机调度”双轨机制,旨在提升招投标活动中评审过程公平性、透明度和专业性的创新评审模式。
3月25日,濮阳首次以“模块化暗标评审+全省远程异地随机调度”的方式,完成了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和清丰县侯窑村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项目的评审活动。这标志着濮阳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评审模式拉开了创新序幕,做到在评审中拒绝“熟面孔”、避免“圈子化”、不打“人情分”,全力打造“全流程隔离、全链条透明、全方位反腐”的阳光交易新生态!
技术赋能治痛点,构建全新评审模式。评审过程中,评标系统按照随机原则,对投标文件的技术标部分隐去投标人的单位标识及个人信息等,并将技术方案(如施工组织、造价预算、安全管理等)拆分为多个独立模块进行随机编码,同时,评标系统会将技术标的每个评分模块内容随机分配给评标专家评审,使其无法知晓其对应的投标人。评标专家只能“只认方案不认人”,真正实现了“盲评”打分,最大限度减少了评审环节的人为主观影响因素,能够有效解决“暗箱操作”“围标串标”“围猎专家”“甘被围猎”和“倾向性打分”等潜在顽疾问题。
空间隔离破难点,打造跨区域协同合作网络。聚焦“常委专家”“熟面孔”“本地圈子化”等难点问题,深度推行“全省远程异地随机调度评标”常态化机制。实现“评标场所全省随机分配、评标专家全省随机抽取、评标机位全省随机确定”的全链条随机化操作,将公平、透明、高效的数字化理念贯穿评标全程,有力遏制“熟人效应”“人情评标”“专家勾连”等人为因素对评标活动的干扰,为创建更加公平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双擎驱动显成效,筑牢反腐治违立体防线。“模块化暗标评审+全省远程异地随机调度”双擎驱动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廉政风险,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通过“全省远程异地随机调度”物理隔离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投标企业,有效阻断利益输送渠道。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为所有投标企业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无论规模大小或知名度高低,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促使整个行业更加注重技术实力的提升。
联系电话
官方微信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