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锚定“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触、零差评”的“四零”目标,聚焦招投标领域的堵点难点痛点,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一是搭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建成了涵盖所有交易类型、纵向联通各县市区、横向联通各行政监管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平台体系,实现了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保证金收退、资料归档、质疑投诉等26个节点全流程电子化,让数据多跑路,交易主体少跑腿。自2020年3月起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其他交易等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截至目前已完成16039个项目。
二是规范专家评审费支付。全省率先开发并启用专家评审费在线支付系统,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并被国家发改委推广。实现专家费在线充值、在线支付及订单查询等功能,有效规避了代理机构与评审专家的直接接触,解决了评审劳务报酬发放之后无票据、发放标准不统一、远程异地评审费发放不便、评审专家超标准索要劳务报酬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3233人次共计271.72万元支付。
三是开发电子保函系统,推广电子保函。大力引进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入驻,为投标企业提供在线金融服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降低保费费率,促进电子保函替代率提升,为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今年以来共开具电子保函1208次,占保函交纳次数比为27.47%,为企业释放资金压力1.85亿元。
四是实行投标保证金分节点退付。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保证金管理平台,对达到退付条件的投标保证金,无须投标人申请和操作,系统将自动计算、退付本金及同期利息。自动退付大大缩短了保证金的退付时间,由过去平均10天压缩到即刻退付,提速99%以上,在全国属于先进水平,被国家发改委推广。
五是不断丰富线上咨询服务体系。推出“易博士”智服机器人,根据制定的9类40条问题咨询清单,制作常见问题卡通动漫,定制解答动画。同时推出“智能化管家精准问答服务”在线客服功能。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对话、互动引导,快速识别用户办事需求,提供24小时在线“不打烊”智能客服,实现了高效处理日常大量重复的办事咨询,大大减少客服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六是创新移动交易新场景。以电子化为基础,移动化为路径,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了虚拟数字证书应用、招投标文件电子签章、投标文件解密、电子保函开具、开标、预约开评标场地、定向提醒功能和多轮报价等交易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建成“掌上交易中心”,全流程电子化向“掌上办”“智慧化”迈进,使交易主体的交易便捷程度、保障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七是优化专家自助评标系统。上线“流程式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模块功能,通过便捷的操作和全面的辅助工具,让专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在难度高的评审点上,使评标质量更优,评标过程更顺畅。同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技术标暗标错位评审,并对制作电子标书的网卡地址进行数据对比,规范了交易主体行为,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监测预警自动化能力。
八是推进电子执照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的应用。积极与市场监管局、大数据中心等多部门开展对接,推动交易平台与电子执照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实现了电子营业执照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的注册与认证登录;在投标时,实现电子证照直接在系统上下载,无需再扫描上传。截至目前,共有居民身份证、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等41类电子证照在招投标时可通过系统直接下载。
九是推动“云上评审”常态化。积极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在全省率先打造远程异地示范评标室,包含2间评标室、16台机位,配备威速远程视频数据化会议终端,专家云签、电脑、耳麦、摄像头等设备。远程异地评标在有助于提高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的同时也避免了跨区域评标专家来回奔波。2023年截至目前完成市域内远程异地项目870个,省内跨地市远程异地评审项目30个,跨省远程异地评审项目5个。
(来源: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联系电话
官方微信
QQ咨询
电子邮件